北京中瑞祥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電 話:010-56467678/56467679
地 址:北京市豐臺區科學城星火
路10號2號樓D11室(園區)
施工準備
A、技術準備
1)施工人員、技術人員應認真熟悉圖紙、相關國家和地方規范、圖集及保溫施工工藝。
2)施工前認真查閱施工圖紙,在圖紙會審的基礎上爭取將施工中可能碰到的難題在施工前解決。提前分析確定施工中的難點及需要著重注意的部分,把各節點構造做法繪制成詳細節點大樣圖,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3)施工前工長應對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及安全交底,并做好進場培訓。
B、機具準備
1)垂直運輸機械,水平運輸車、手提攪拌器、電錘等。
2)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的專用檢測工具、經緯儀及放線工具、水桶、剪子、滾刷、鐵锨、掃帚、手錘、鏨子、壁紙刀、改錐、電錘、托線板、方尺、靠尺、塞尺、探針、鋼尺等。
3)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吊欄。
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
1.1外墻為涂飾工程工藝流程及作法
1)流程
做平整度、垂直度處理→拉毛→貼餅、沖筋→基層處理→分層涂抹FTC材至設計厚度→涂抹FTC材料→加鋼絲網、固定鉚釘→涂抹FTC材料→壓玻纖網布(主要預防膩子層開裂)→噴憎水劑(刮柔性膩子刷涂料)。
2) 施工作法外墻涂飾工程做法
a、 做平整度垂直度處理,澆水、拉毛;
b、貼餅、沖筋;
c、基底處理;
d、分層抹FTC保溫材料50mm(80mm),鋼絲網鋪距外側10-13mm外,網孔25.4×25.4,塑料錨栓外徑Φ8mm每平方米6個梅花形排倒;
e、涂抹FTC保溫材料15mm(25mm);
f、壓玻纖網格布;
g、刮膩子兩遍,打磨刷外飾層涂料
2、施工條件
1) FTC外墻保溫的施工圖、設計說明及其他設計文件己完成,施工作業方案已完成。
2) FTC外墻保溫施工架子搭設完成并己經驗收合格。
3) 墻面基層已按要求清理干凈,腳手眼、臨時孔洞己堵好,窗臺、窗套等己補修整齊。
4) 外保溫施工前根據施工方案己完成作業指導書 (即施工技術交底)工作。
5) 施工現場環境溫度及基層表面溫度在施工中及施工后24h內均不得低于5℃,風力應不大于5級,風速不宜大于10m/s,夏季應避免陽光曝曬,嚴禁雨天施工。雨季施工時應做好防雨措施。
6)外墻上上人爬梯、水落管管卡、各類預埋件、空調板欄桿等已安裝完畢,并預留出外保溫層及飾面層厚度。
3、施工要點
1、基層處理
1)對砌體填充墻進行檢查,對腳手架孔洞采用C20細石砼進行填塞,剔除砌體表面粘接砂漿及雜物。
2)清理混凝土墻面上殘留的浮灰、脫模劑、油污等雜物及抹灰空鼓部位等。
3)剔除柱接槎處劈裂的混凝土塊、夾雜物、空鼓等,并重新進行修補;窗臺挑檐按照2%用水泥砂漿找坡,外墻各種洞口用細石砼填塞密實。
4)對墻體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檢查,超差時對突出墻面處進行剔鑿打磨,對凹進部位進行找補;以確保整個墻面的平整度、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陰陽角方正、上下通順。
5)混凝土結構表面用水泥素漿掃毛,砌體結構部分將表面浮塵清除干凈,做5-10mm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后進行保溫層施工。
6)外墻保溫施工前應提前澆水濕潤,確保與保溫層粘結良好,不出現空鼓、裂縫現象。
2、配制漿料
需設專人專職進行人工攪拌保溫漿料。按水與材料1:1.5(重量比)攪拌均勻,成膏狀稠度適中,并有一定黏度,保溫層漿料應在4h內用完。
3、貼餅、沖筋
保 溫施工前須先找好方正,用經緯儀將大角控制線放出彈好墨線,保證大角垂直度,墻面橫向用水準儀將水平控制線放出彈好墨線,保證水平橫向平直。根據保溫設 計厚度,在頂部墻面大角處固定鋼線,掛垂直。根據垂直控制通線做垂直方向灰餅,再根據兩垂直方向灰餅之間的通線,做墻面保溫層厚度灰餅,每灰餅之間的距離 (橫、豎、斜向)不超過2m。灰餅可用保溫漿料做,門窗口陽角等處按控制線上下做灰餅保證門窗方正及幾何尺寸。
4、抹底層FTC節能材料
保溫層分三次進行,每次抹灰厚度最適宜一般在12mm左右。每遍時間間隔不可太短以保證每層施工質量。在墻體濕潤的情況下抹底層FTC節能材料,用壓尺刮平找直,用木抹板搓毛。搓毛后,檢查其垂直度、平整度、陰陽角是否方正、順直,發現問題及時修補(或返工)處理。
5、抹中層FTC節能材料
保溫層二次施工前應對底層保溫進行檢查,自檢完畢后上報監理、建設單位,監理、建設單位驗收合格同意后,再進行二次保溫層施工,中層施工做法同底層。
6、抹面層FTC節能材料
1)所有陽角部位,面層砂漿均應作成尖角,不得做成圓弧。
2)面層砂漿施工應選擇施工時及施工后24h沒有雨的天氣進行,避免雨水沖刷造成返工。
3)施工時應達到貼餅、沖筋的厚度,并用大杠搓平,使墻面平整度達到要求。
7、抹面層FTC節能材料
面層FTC保溫材料初凝前收光時,把玻纖網格布用抹子直接鋪壓在材料表面,同時收光,嚴禁漏鋪。平面玻纖網格布之間順序搭接,其搭接寬度80mm為宜。
8、窗洞口上下口及滴水線做法
a、所有外窗洞口側壁的上口及混凝土雨棚周圈設置反坡鷹嘴滴水線,窗臺向外找15mm坡,要求規格一致。
b、外墻勒角及陰角做法
1)外墻面裝修設計為面磚和涂料,有保溫處涂料做法見J08J110-F17,面磚做法見J08J110-D17,顏色見里面。
2)設有外墻保溫的建筑構造詳見J08J110-F型及外墻身節點詳圖。
c、材料質量控制
材 料進場應有質量證明文件,檢測報告、出廠合格證檢查進場材料數量、規格和型號外觀質量及外包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或規范規定,材料核實合格后,對進場材料向 監理單位、建設單位申請進場驗收,監理驗收合格后,進行現場抽樣,并送檢測單位進行復試檢驗,待復試檢驗合格方可使用。下面為外保溫各種材料復試項目及復 試代表批量一欄表。
4、質量通病防治預案
4.1 嚴格控制外保溫漿料配比,實行專人攪拌,以避免出現保溫漿料坍落度太大造成保溫層收縮出現裂縫。
4.2 保溫層厚度:墻體不平整容易造成外保溫層厚度不夠,無法滿足設計要求,針對此問題在施工時對墻體進行整平,對平整度相差較大的進行修補,然后抹5-10mm建筑膠水泥砂漿找平層使墻體滿足外保溫施工要求及保證設計外保溫層厚度。
4.3 操作時間:每層施工間隔時間過短容易造成保溫層的整體收縮產生裂縫,出現質量問題,針對此問題在施工時將每層時間間隔定為24小時,保證每層施工質量。
4.4 對于外保溫的各種問題,實行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執行每層交底、每層檢查、每層驗收制度。
4.5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
4.5.1自檢:班組長與施工人員對每層施工的部位實行自行檢查。
4.5.2互檢:不同班組施工人員施工時對施工的部位實行針對性檢查。
4.5.3交接檢:由班組長負責在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時對上層施工部位進行針對性檢查。
4.6 交底制度
4.6.1 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6.2 每層施工作業完成后,針對已完成部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及技術交底,防止出現上道工序出現的問題再次出現。
4.7 驗收制度
針對本工程外保溫施工,基層的處理、保溫層的涂抹、錨固件的安裝、網格布的掛設、對每個施工工序分別進行驗收,并形成驗收資料。